《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塔基作用,賦能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在肥發布
11月22日上午,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安徽證監局主辦,安徽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安徽股交中心)承辦的《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塔基作用,賦能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基于安徽股交中心的創新實踐》研究報告發布會暨研討會,在安徽股交中心掛牌大廳隆重舉行。
儀式由安徽證監局綜合業務監管處副處長金俊超主持。安徽證監局副局長張文生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所長何基報先后致辭,講述了撰寫研究報告、召開研討會的背景、目的及其重要意義,共同描繪了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提升區域性股權市場綜合性金融服務功能,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和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美好愿景,希望安徽股交中心充分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塔基作用,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塔基作用,賦能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基于安徽股交中心的創新實踐》研究報告由安徽證監局、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完成。課題組通過走訪調研和收集一手數據,系統梳理了全國37家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現狀進行,重點剖析了安徽股交中心的創新特色及服務地方經濟的具體成效,分析了安徽股交中心進一步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厘清了當前在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理念上存在的認識誤區,提出了區域性股權市場如何更好地規范發展和服務地方經濟的若干政策建議。在省政府金融辦資本市場處處長陳紅兵、省工商局企業注冊局局長徐洪軍、國元證券總裁俞仕新、華安證券總裁楊愛民、安徽股交中心董事長的共同見證下,張文生和何基報為研究報告揭牌發布。
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王曉津博士向來賓介紹了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她表示,區域性股權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一部分的法律地位已經明確,區域性股權市場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立足資本市場特點,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和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她總結了安徽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四大創新特點:一是結合當地行業特色設立不同板塊,提高企業服務的精準度和覆蓋面;二是立足登記托管,打造股權管理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夯實企業股權融資基礎;三是匯聚區域金融資源,創新融資工具以提升融資覆蓋率;四是打造多層次、常態化路演服務體系,提高投融資服務效率。在介紹中,她高度評價安徽股交中心在極探索與地方經濟的良性互動,落實普惠金融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的成效,表示安徽股交中心已進入良性發展階段,未來應當積極爭取各級政府支持,以政策為入口有效引流企業,發掘市場機會;依托當地資源稟賦開發服務和產品,有效結合地方特色和資本市場專業性;兼顧公益性業務和市場化業務,實現二者的協同發展。
王曉津最后提出了區域性股權市場更好地規范發展和服務地方經濟的若干政策建議,認為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應從制度和政策上進一步打開區域性股權市場的作用空間,允許其以提升服務效能為目的進行一定的探索和創新,以催生發展新動能,促進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她表示,在地方政府層面,一是完善股權登記托管對接機制,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政策綜合運用平臺的功能;二是構建小微金融信息服務共享平臺,實現小微企業信用價值向股權價值的轉化,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三是與區域經濟生態圈共建特色板塊,引導更多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四是以可轉債和小貸公司為支點,創新政府引導基金支持方式,拓寬早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在監管部門層面,一是以運作規范、基礎較好的市場為試點,在控制好投資者門檻的前提下,采取做市商制度;二是逐步解決200人歷史遺留公司的股份轉讓問題;三是盡早出臺監管細則,以提高監管效能。
在研討會上,與會領導和嘉賓圍繞多層次資本市場與地方經濟、當前地方金融風險及防范化解、安徽股交中心服務三農等創新實踐、股權登記托管的實踐等主題各抒己見,進行了深入討論,提出了一些合作構想和有益建議,認為研究報告將進一步提升安徽股交中心品牌形象并促使各項業務更好更快發展,表達了對安徽股交中心和區域性股權市場未來發展的充足信心。
出席儀式相關政府部門領導和嘉賓,還有省農委財務處副處長姚云飛、省經信委副調研員蔡冬、省科技廳張政、省財政廳金融處高潔瓊、合肥市金融辦副處長汪松、合肥高新區上市辦主任潘順生、包河區財政局科長董育、經開區財政局馬俊、國元金控胡流雲、國元股權投資公司副總經理韓民、安元基金副總經理周利華、國元基金副總經理吳彤、海通證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孫偉、長江證券安徽分公司總經理柴燕、安徽現代農業創業投資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朱有才,萬聯證券、國盛證券、安信證券、中投證券、東北證券、華富嘉業、興泰資本、安誠金融、合肥高投、新安銀行、浦發銀行、九江銀行、杭州銀行等金融機構代表,天禾律師事務所、安和會計師事務所、安徽新安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大成(合肥)律師事務所、華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安徽分所、北京高文(合肥)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機構代表,啟路達、瀚海博興等掛牌企業代表,以及人民網、安徽日報等省內外媒體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