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多層次資本市場縱深擴展
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
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是為了解決經濟結構調整過度依賴銀行的問題,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是緩解銀行資本壓力的重要舉措
工行原行長楊凱生
穩投資要有新方式、新要求:要有利于調結構,不能再增加過剩產能;要充分利用民間資本,不能僅靠國有資本;要增加更多的股權(資本類)投資,而不能主要依靠銀行貸款。為此,必須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多渠道推進股權融資
經濟學家厲以寧
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需要進一步明確政府監管職責的邊界,進一步簡政放權
深交所原理事長陳東征
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是金融支持,其突破口之一在于支持中小城商行、農商行上市,引導民間資本規范有序地進入中小微企業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董事長王東明
建議加快培育新三板市場、柜臺市場等低層次的股權市場,可考慮降低新三板投資人的門檻,明確新三板到創業板的轉板機制,豐富新三板優先股、可轉債等融資品種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
要大力發展“門檻低、容量大”證券場外市場,場外市場也應多層次,不僅要搞新三板,還要發展區域性市場、券商柜臺市場
⊙記者 馬婧妤 周鵬峰 ○編輯 顏劍
直接連通資本與實體企業橋梁的資本市場,正日益成為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主戰場。
昨日,全國政協組織召開“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主題座談會”(下稱“座談會”),來自銀行、證券、保險行業的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發改委、金融監管部門的官員,以及經濟專家、行業代表從各自視角出發,對如何通過多層次市場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突破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瓶頸進行探討并建言獻策。
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聚焦金融支持企業發展問題,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其中對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時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證券法修訂等資本市場發展的“大事”也進入沖刺階段,全國政協以主題研討的形式商議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凸顯拓展資本市場深度和廣度的迫切性。
發展多層次市場解決信貸依賴過度
在當前信貸投放力度前提下,GDP增速下滑勢頭仍然比較明顯,穩增長需求再凸顯。而針對經濟增速下滑,不少觀點認為還需進一步加大銀行信貸投放力度。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工行原行長楊凱生認為,我國經濟增長對銀行信貸依賴過度。今年以來全社會金融機構新增貸款與新增存款之比超過90%,四大行今年以來新增貸存比更是高達140%“顯然太高”。
按照楊凱生的分析,如果按照前兩年的貸款增長速度,到2015年末和2016年末,將有一些銀行資本充足率低于監管標準,嚴格地說,到時候這些銀行將喪失貸款投放能力。
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座談會上說,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目的之一就是滿足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需要,解決經濟結構調整過度依賴銀行的問題。
楊凱生認為,當前穩投資是重要的,但要汲取教訓,穩投資要有新方式、新要求。投資要有利于調結構,不能再增加過剩產能;要充分利用民間資本,不能僅靠國有資本;投資要增加更多的股權(資本類)投資,而不能主要依靠銀行貸款。為此,必須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擴大直接融資比重,做好債券市場,多渠道推進股權融資。
從銀監會工作的角度出發,閻慶民提出,銀監會主推的工作之一是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此前銀監會推進了信貸資產證券化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且發行主體也從銀行擴展到金融租賃、汽車金融等非銀行類機構,基礎資產類型也在多元化。”他說,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也是緩解銀行資本壓力的重要舉措。
而在當前股本融資難度大以及銀行盈利能力下降的情況下,楊凱生認為,必須加快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進程,如此可使銀行資產不再無限膨脹,資本充足率達標,也可以在資本市場增加更多可投資產品,減少股票市場的波動。
多層次市場應尋找金融服務瓶頸突破口
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如何使中小微企業、創新型創業型企業順利獲取金融服務是一個難點。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先后8次提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資本市場或許應當成為破解這一問題的突破口。
全國政協委員、深交所原理事長陳東征提出,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是金融支持,財政部和工商局落實了實在的減稅免稅政策,但這解決的是中小企業的生存問題,不是發展問題。
他認為,應當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瓶頸。而突破這一金融瓶頸的突破口之一,在于支持中小城商行、農商行上市,引導民間資本規范有序地進入中小微企業。
“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相關部門在觀念上一定要徹底轉變,目前監管機構對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現實路徑選擇和比較還沒有認識透徹,應當把發展中小微企業作為國家戰略提出和理解。”陳東征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提出,在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方面,滬深證券交易所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證券場內市場特點是“門檻高、容量小”,廣大中小企業想通過中小板、創業板解決融資問題是很難的,因此要大力發展“門檻低、容量大”證券場外市場。同時,場外市場也應多層次,“不僅要搞新三板,還要發展區域性市場、券商柜臺市場。”
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也提出,低層次股權市場對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促進創新創業有著重要幫助。建議加快培育新三板市場、柜臺市場等低層次的股權市場,可考慮將新三板投資人的門檻,從500萬降低100萬元,明確新三板到創業板的轉板機制,豐富新三板優先股、可轉債等融資品種。
簡政放權是多層次市場發展的客觀需要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學家厲以寧提出,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需要進一步明確政府監管職責的邊界,進一步簡政放權。
他說,證監會作為政府機構,應當履行監管的職責,同時劃定監管職責的邊界,應該明確什么是應該做的,這些一定要做好;明確什么是應該讓市場做的,這些政府就不該越界。
厲以寧認為,證監會的主要監督對象一是證券交易所,二是違法違規的市場主體,包括證券公司、上市公司、大客戶等。可考慮將公司是否有資格上市交由交易所決定,交易所在與企業打交道時若不合法或不合規,證監會要依法嚴格監管。同時,交易所實施自律管理時,也應當有邊界意識。
身為行業監管者的閻慶民提出,在加快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同時,要考慮可能存在的問題,其中有三點應當特別注意:一是關注是否立足實體經濟,不應忘記2008年金融危機的教訓;二是關注是否按照“三性”,即一次性、可比性、簡單性原則監管,應當避免監管空白和重復監管、監管套利;三是關注和防范跨行業、跨市場風險及其傳導。
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目前還是政策主導的資本市場,建議進一步解放思想,放開對IPO的實質性審核,放寬對股票發行的盈利指標要求,盡快推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