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本周閉幕 盤點資本市場七大熱詞
熱詞一:邁穩步
3月7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以及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兩會”期間,再次對市場聚焦的改革問題進行表態。對于媒體關心的資本市場改革的問題,劉士余再次強調,資本市場改革是要邁穩步,而不是“邁大步”。
求穩是劉士余上任以來秉持的核心精神。就在不久前劉士余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總結上任一年的工作時,就用“穩、嚴、進”三個字進行概括。對此,證監會也從三方面著力提升,具體表現為:一是政策預期穩,通過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牢牢堅持被市場擁護、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做法,充分尊重市場規律,順應市場需求,保持工作的定力;二是市場運行穩,2016年滬深兩市波動幅度收窄,投資者的信心在增強,市場運行趨于穩定,市場的各項功能明顯增強;三是改革步子穩,證監會堅持問題導向,用制度改革解決股市異常波動后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的問題,拿捏好改革的順序,穩扎穩打。
熱詞二:IPO
證監會就資本市場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著力進行解決。其中,IPO堰塞湖的問題,也是劉士余近期頻頻表態要解決的問題。
其實,在劉士余于2月初的監管會上就表態要用2~3年的時間解決IPO堰塞湖的問題。對此觀點,劉士余也在媒體公開表示,在與市場的溝通,他們認為資本市場的自我修復比預期要好,具備了適時、適度加大IPO力度的條件。在尊重市場機制、市場規律,順應市場需求的前提下,證監會通過去年實踐證明,IPO提速的做法也被市場所接受。
而在3月7日媒體就“IPO會一直保持目前的節奏”一事向劉士余提問時,他則用“我感覺你猜得差不多”予以證實。
熱詞三:退市制度
IPO發行與完善退市標準并舉。3月7日,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兩會期間參加經濟界別聯組會議時表示,目前證監會正在修改和完善退市標準。姜洋說,過去證監會退市51家,今年證監會對退市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加強信息披露,防止財務造假;第二,要求中介機構盡到看門人的責任,無論是會計師還是律所都要盡到責任;第三,修改和完善退市標準,目前證監會正在做這方面的事情。第四,加強交易所的一線監管,讓交易所真正負起責任,依法依規做事。
在不久前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表示,“證監會首要任務是監管,如果說還有第二任務,也是監管,第三任務還是監管”。劉士余主席透露,“過一段時間,大家可能會看到證監會還會公布一些有影響力的案子。”
熱詞四:防范金融風險
防范金融風險已經成為2017年的一項重點工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風險“防火墻”。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堅決治理各種金融亂象;積極參與、全力配合監管協調機制的建設,健全完善系統性風險監測預警和防控機制;及時彌補監管短板,排查監管制度漏洞,完善監管規則。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強調,對于野蠻人、害人精、金融大鱷等打著制度擦邊球,在資本市場巧取豪奪的行為,證監會對此不會坐視不管。
全國政協委員謝衛也稱,首先,金融行業必須持牌經營。任何金融企業必須有監管部門認可的金融業務許可證,這是不容懷疑的監管底線。
熱詞五:新三板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表示,只有降低投資者門檻才能帶活新三板市場流動性。目前新三板市場成交量不足,市場很不活躍,影響了新三板向企業融資的功能,影響了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這種狀況不應該長此以往,必須要想辦法解決。只有降低500萬元的新三板投資者資金門檻,才能增加進入市場的資金。降門檻的同時應該加強市場監管,并且不能一次性降下來,而應該逐漸降低,先降到300萬元,再降到100萬元,最后徹底取消。
證監會副主席趙爭平稱,今年新三板改革重點將是完善市場分層,將以分層為主線,推動其他方面的改革,在發行、交易和監管上都會進行區別對待。
熱詞六:養老金入市
社保是民生之基,也是公眾高度關切的兩會熱點話題。養老金入市將穩定市場預期,有利于完善中國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能力。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投資運營是以安全性為第一位的,養老金是老百姓(行情4518 -024%,買入)的養命錢,要保證投資運營的安全,需要具備多方面的條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稱,養老基金投資運營的實施并不意味著入市,進入股市只是養老基金投資的一種選擇,并且由市場機構根據市場狀況來選擇入市的時點。
財政部部長肖捷說,財政部已經陸續出臺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辦法和相關的配套政策。對違反規定造成基金資產損失的,要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熱詞七:證券法修訂
3月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張德江委員長在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表示,今年將修改《證券法》。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大會新聞發言人傅瑩在近期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證券法修訂草案已經過修改,有望于今年4月份提請人大常委會繼續審議。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表示,一審稿加大了信息披露的力度,同時也加強了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增加了救濟渠道,加強了監管當局的監管手段。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修訂后的證券法是否會擴展所規范范圍從而重新定義“證券”,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