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板市場四大待解之題
四板市場四大待解之題
規章先行明確了各地四板市場規范發展的方向,但仍有系列問題待解。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李欣
自7月1日《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施行以來,各地區域性股權市場(下稱“四板市場”)一方面加大規范力度,另一方面整合發展也進入實質性階段。
四板市場是為特定區域內的企業提供股權、債券的轉讓和融資服務的私募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國40家四板市場緊鑼密鼓地根據上述《試行辦法》制定市場自身的監督、管理和自律規章,相關工作有望在8月內完成。
記者還從各地四板市場了解到,規章先行固然明確了各地四板市場規范發展的方向,但這一過程中仍有系列問題需要在規范發展的步調中不斷探索以尋找答案。
四大問題待解
不久前,《證券法》修訂草案二審稿中,即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要求,增加了關于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原則規定:將證券交易場所劃分為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新三板)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三個層次。
有四板市場負責人表示,四板市場“無法無天”的時代過去了。但仍有諸多問題困擾著四板市場的下一步健康發展。
首先是與資本市場各層次的有效銜接問題。四板市場以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為例,四板市場既然已納入證監會監管體系,那么其與主板、新三板的內部如何銜接、聯動,進而深入服務中小微企業,仍缺乏明確路徑。
第二,解決跨區經營、異地掛牌企業回歸屬地問題。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通知》,明確區域性股權市場不得為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外的企業私募證券或股權的融資、轉讓提供服務。不符合規定的區域性股權市場,省級人民政府要按規定限期清理,妥善解決跨區域經營問題。
而在此之前,由于區域性股權市場缺少明確的監管機構和規范發展要求,致使跨區域經營的現象比較突出。有個別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雖以滿足該區域相關注冊企業掛牌、展示、融資功能為成立初衷,但其發展定位更像一個全國性市場,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小企業也紛紛前往掛牌,并被承諾解決融資問題。
在上述《通知》要求下,各地四板市場“接回”曾在異地掛牌的本地企業并不容易。有四板市場負責人解釋,各地四板市場門檻不同、提交材料也有差異,一些企業曾為了掛牌容易而到其它市場掛牌,這類企業回到屬地市場是否還可以適應當地四板市場掛牌標準?
有發展較快的地方四板市場負責人表示,上述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的資質顯然不符合當地四板市場的掛牌標準。目前過渡期的處理方式是,企業如有“回歸”意向,則還須按所屬地四板市場掛牌標準走一次完整流程。
第三,關于四板市場設立投資基金領投相關掛牌項目。在上述《通知》發布前,各地四板市場不乏“交易市場+基金投資”的平臺架構,也被認為是四板市場盈利模式創新之一。這一方式甚至一度寫在《試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內。但最終考慮到各方的訴求,正式辦法發布時該條被刪除。
有市場人士指出,四板市場如果帶頭投資掛牌企業,本身也是顯示投資人對該企業的信心。以中小微企業的資質看,如果四板市場作為掛牌服務提供方尚且不愿意投資,又怎么能讓其它投資人對這類企業有信心呢?
最后是監管問題。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40家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企業174萬家,展示企業594萬家。上萬家四板企業對應有限的金融監管資源(證監會及派出機構、地方金融局),后者除四板外還有其它相關領域的監管要求。
有地方金融局人士甚至稱,如果想了解一家公司是否還在正常運營,只需要通過發一份快遞文件,并跟蹤是否最終有人簽收來判斷。
監管機構亦需要綜合提升內部管理和監管效能,才能真正把四板市場管起來。
發展著力點
明確監管尺度后,如何發展成為四板市場的重要著力點。
和信投顧金融證券分析師肖玉航表示,區域股權市場將成為地方政府推動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經濟工作,由于國內各地區域股權市場發展及進程不一,國家相關政策的變化與支持將使得區域市場仍然體現出一定差異性。從未來區域市場展望來看,四板市場穩步規范發展的軌跡將更為明顯,區域整合也將體現。
天津濱海柜臺交易市場總經理周華敏對記者表示,四板市場應把握兩個著力點:一方面是要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通過市場聚集效應,引導更多數量和類型的投融資機構進入市場,提供系列化和差異化融資產品;
另一方面是要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不規范、不熟悉資本市場的問題。通過市場服務功能,加強對企業的培訓和培育,發揮資本市場小學的作用,讓更多企業了解和熟悉資本市場,培育資本市場氛圍,促進優質企業更快、更好向更高級資本市場發展。
他進一步表示,現在市場發展方向明確了,關鍵在于措施和落實。近期應更注重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安排。
一是適度嚴格企業進入四板市場掛牌條件,要按照《試行辦法》要求,規范企業進入門檻,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創新企業展示方式。
二是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管理,鼓勵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進入市場,改變現有機構資質差、能力差的問題。
三是提升四板市場市場化運用貼息、投資等扶持中小微企業的政府資金和政策的能力,落實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措施綜合運用平臺的定位。
6月16日,針對四板市場,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曾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加強對省級政府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管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推動建立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與證監會派出機構的監管合作及信息共享機制。同時,積極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開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推薦業務試點的有關工作,引導支持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等參與區域性股權市場。
2017年是四板市場發展的關鍵年,想見到效果還要把上述問題一步步細化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