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股權市場將成多層次資本市場堅實塔基
近年來,我國區域股權市場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中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不僅區域股權市場及掛牌的非上市公司數量大幅增加,在服務企業融資產品創新和企業規范發展等方面同樣取得顯著進展,區域股權市場正逐步打造成多層次資本市場堅實的塔基。
專家認為,隨著區域性股權市場發展逐步規范及相關市場制度改革不斷深入,掛牌優質企業會越來越多,證券交易和并購重組會活躍起來。同時,規范區域股權市場能夠提供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真正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必要且重要的組成部分。
重點服務地方經濟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表示,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是我國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部分,為區域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債券轉讓、股權轉讓服務,對促進中小微企業股權交易和融資、鼓勵科技創新發揮了積極作用。
“企業進入區域股權市場主要有掛牌、托管和展示3種形式,這是區域股權市場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企業需求實行的分層分級制度。”齊魯股權交易中心首席研究員高鵬飛表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鮮明的自身特點逐步顯現。
高鵬飛認為,總體而言,區域股權市場具體運作機制還在探索和形成中,發展環境和基礎設施也有待完善,但是部分市場已形成很多成功實踐。一是金融資源聚集優勢凸顯,為金融創新提供了資源基礎;二是發揮地方政府協調作用,整合地方資源;三是能夠為創新提供動力源泉;四是可以為居民財富管理提供新的渠道;五是為普及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堅實的微觀經濟基礎做出貢獻;六是能夠為我國資本市場培育大量人才;七是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四板”著重服務當地的創業和創新,為當地小微企業提供掛牌、股權轉讓、再融資的機會,主要服務本地企業。由于本地本土企業在當地政府的管轄范圍內,可以做到風險可控,當地政府對掛牌企業知根知底,區域性“四板”與全國性新三板的重大差異就在于強調服務地方經濟,在地方的管控下防范和控制風險。
在規范中不斷發展
201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通知》,正式啟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整頓,該通知及證監會發布的《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帶來諸多變化,其中,明確區域性股權市場堅持私募性質,不得變相公開發行產品;不得跨區域經營;交易同一證券的間隔不得少于5個交易日;建立合格投資者標準和穿透核查制度,并對信息披露提出要求等。同時,還明確了區域股權交易中心的業務范圍,僅為中小微企業股票、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將私募債排除在外。
田利輝表示,這些具體措施規范了“四板”市場規范發展,明確了合格投資者,保護了公眾投資者,降低了相關企業杠桿率,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動了市場服務區域經濟,服務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塑了微觀經濟基礎。
齊魯股權交易中心首席研究員高鵬飛表示,證券法“二審稿”明確將證券交易場所劃分為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新三板)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三個層次,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同時被納入證券法,從法律層面到實施層面,區域性市場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將發揮更好的基礎作用。
高鵬飛指出,在國務院和證監會出臺相關政策后,山東、湖南、江西、安徽、河北及其他各省紛紛出臺政策支持區域性股權市場規范發展,將區域性股權市場作為“省政府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措施的綜合運用平臺”去打造。
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舉措:一是對企業掛牌進行“真金白銀”的獎勵;二是對企業因為掛牌而產生的中介費用給予補助;三是對企業通過發債進行融資的,由財政給予貼息補助;四是強調工商登記部門要為區域市場企業的注冊、股權變更、股權質押、股權凍結等給予綠色通道;五是依托區域性市場,建設為省級政府引導基金服務的平臺;六是支持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國有企業,為國有企業混改服務;七是為各區域性市場引進人才提供服務,為區域性股權市場吸引人才,可以按個人稅收對地方貢獻的一定比例予以獎勵,也同時提供落戶、居住、子女教育等便利服務。
完善市場制度建設
“短期來看,部分區域股權市場需要整合,異地掛牌企業需要清理。長期來看,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若以規矩方圓可成,規范的區域股權市場前景光明。”田利輝表示,隨著市場越來越規范,參與掛牌的優質企業會逐步增加,證券交易和并購重組都會活躍起來。規范的區域股權市場能夠提供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真正成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必要且重要的組成部分。
對于未來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建設,田利輝建議,首先,要明確區域性股權市場定位。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應定位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基礎市場、區域性市場,應較之于全國中小企業轉讓市場低一層次的市場,由地方監管當局根據地方特色監管。其次,要建立轉板制度。在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表現優秀的企業可以轉板成為全國中小企業轉讓市場,甚至滬深公眾股票交易所的掛牌公司。再次,要統一基礎標準。雖然區域股權市場應有地方特色,但是國家金融監管機構要對區域市場的基礎建設和規則做出硬性的規定要求,使得全國的情況能夠統一進行數據比較,建立全國風險名單平臺,做好信用等級的綜合管理和日常資金監控,防止風險事件的傳導。這是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基礎工程的必要工作。
高鵬飛認為,應該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之間建立互聯互通機制。應明確企業由區域性股權市場如何轉入到新三板,如何由新三板轉入到滬深市場機制,使多層次資本市場三個層次之間更順暢地實現“轉板”和“退市”。
“建議參照滬深市場和新三板的相關政策,在區域性股權市場推行股權質押業務。”高鵬飛強調,國務院相關文件規定,“推動建立工商登記部門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股權登記對接機制,支持股權質押融資”,如果這一條能夠推動的話,那將會破除擔保鏈、擔保圈問題,真正為中小微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