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場外市場先行者
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的掛牌現場,時常看到鑼鼓喧天,鮮花滿地,喜慶的氣氛彌漫,人們歡欣鼓舞……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目前掛牌企業超過1000家,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系統(E板)191家,企業股權報價系統(Q板)813家,融資總量超過33億元,起步不久的上海股交中心真有那么火嗎?
經過短短兩年多的發展,上海股交中心已經成為市場最規范、交易最活躍的場外市場之一。目前掛牌企業超過1000家,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系統(E板)191家,中小企業股權報價系統(Q板)813家,融資總量超過33億元,成交金額超過5億元。
“這些數據對于整個資本市場而言,還是很小的數據。但在對剛剛啟步的場外市場而言,已經是很不錯的數據了。”上海股交中心董事、副總經理郭洪俊說。“如今,上海股交中心正加緊業務拓展,希望能夠將市場規模做得更大,并分別在江蘇、河南、云南、甘肅、新疆、內蒙古、河北、遼寧等多個省市建立了掛牌企業孵化基地。目前,上海股交中心的孵化基地也已經達到了23個,通過這些孵化基地,能夠加大我們與當地政府的合作,有助于提升當地企業對上海股權交易市場的認識。”
到底怎樣的企業適合到上海股交中心掛牌?需要哪些資質和條件?上海股交中心能夠給企業提供哪些服務?本刊記者對郭洪俊進行了采訪。
《投資有道》: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企業的區域、行業是否有限制?
郭洪俊:我們對全國的企業都歡迎,目前所掛牌的企業分布于28個省市,其中44%左右的企業都來自上海,其他相當一部分來自長三角地區。上海股交中心對中西部的很多省份也十分看重,由于中西部的金融資源相對短缺,當地企業也亟需和我們進行對接。在行業方面,我們也沒有限制。
《投資有道》:掛牌E板、Q板的企業分別需要哪些資質?
郭洪俊:對于上Q板的企業,對企業的掛牌條件設定如下5個否定項:
(1)無固定的辦公場所;
(2)無滿足企業正常運作的人員;
(3)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
(4)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被國家相關部門予以嚴重處罰;
(5)企業的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所列屬的情況。
E板的企業掛牌條件則較為嚴格,條件如下:
(1)業務基本獨立,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2)不存在顯著的同業競爭、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額度較大的股東侵占資產等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
(3)在經營和管理上具備風險控制能力;
(4)治理結構健全,運作規范;
(5)股份的發行、轉讓合法合規;
(6)注冊資本中存在非貨幣出資的,應設立滿一個會計年度;
(7)上海股交中心要求的其他條件
對上述第(6)條進行認定時,遵循如下原則:
對于注冊資本中存在非貨幣出資、申請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的非上市公司,如為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存續時間從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時開始計算;有限責任公司未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應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滿一個會計年度后方可申請掛牌;全部為貨幣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不視為存在非貨幣出資。
《投資有道》:相比其他的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上海股交中心的優勢在哪里?
郭洪俊:企業選擇在股權交易中心掛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對接資本,解決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海在這方面是比較有優勢的,這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我們有金融生態優勢,整個上海的國際金融環境比較好,特別是2013年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支持股權托管交易機構在試驗區內建立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這為上海股交中心的創新發展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會,也將成為上海股交中心的一大市場特色。其次,上海股交中心在非券商機構中培養了一批民營的專業化投行隊伍,不僅有利于促進了業務的快速開展,也為國內金融改革奠定了扎實基礎。同時,這里也培育了一批場外市場投資者,為投資市場逐步走向成熟貢獻力量。上海股交中心正引領一大批傳統PE投資者改變投資理念,專注于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市場投資并獲利。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上海股交中心的市場功能發揮良好,如融資、交易功能通過兩年的發展,已經做得比較好,在同類市場中都是領先的,我們市場基本上進入了良性循環,在這里,各方參與者都能夠受益,企業在此掛牌能夠融到資,投資者擁有一個好的回報,中介機構提供專業服務之后亦能夠有很好的收益。
《投資有道》:上海股交中心能夠為企業提供哪些融資渠道?有何創新?能夠為掛牌企業提供哪些服務?
郭洪俊:目前我們的融資方式有股權融資(包括掛牌前和掛牌后的定向增資),債權融資(股權質押貸款、信用貸款、私募債等),另外我們還很重視和銀行合作,開發一些針對我們這個市場的專屬信貸產品,例如掛牌貸,就是一種針對擬掛牌企業的掛牌行為發放給企業的貸款,類似的專屬產品會越來越多。我認為,目前場外市場的融資方式遠遠不夠,必須要進行更多的創新,后續上海股交中心將進一步完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借助于股交中心的平臺將各種資源整合起來進行創新。
上海股交中心除了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外,還能幫助掛牌企業進行品牌宣傳、推廣。很多企業在掛牌之后,即使尚未融資,但借助與上海股交中心的平臺,在品牌宣傳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發展非常快。另外,我們還為企業提供免費的培訓,使他們能夠深入了解企業管理知識和資本的邏輯知識。我們還經常開展投融資對接會,包括各種商業資源對接會,在這些活動中,企業都能夠找到很多投資者與資源。今年5月,我們協助貴州省政府舉辦了一個“貴州長三角醫藥產業招商對接會”,很多貴州的醫療小微企業過來參加,而我們則聯絡了一些投資機構、上市公司參會,通過這樣的活動,企業們可以找到很多資源對接機會。
《投資有道》:場外市場的建立會對PE/VC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郭洪俊:場外市場的發展對PE/VC最大的影響,就是讓PE機構的投資往前移,從PE變成VC,因為場外市場的建立,為他們的轉型提供了條件,PE機構的投資如果能夠通過場外市場退出,他們就會更愿意往前投。
PE/VC在這里投資了項目之后,退出有幾種方式,第一,在市場中找到接手的人;第二,掛牌后,企業最終通過IPO退出;第三,并購,這個市場的并購將會非常活躍,盡管如今規模還不大,但前景會非常好。以后我們將會搞一個并購平臺,上市公司未來亦會成為在這個市場尋找并購對象的活躍主體。目前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例子,一家名叫泰博電子的江陰企業,掛牌后一個月就被深圳的一家上市公司長盈精密(300115,股吧)看上并收購,未來這樣的案例會越來越多。
另外在轉板方面,如果能夠得到政策上的允許,我們肯定是會率先推動的。
《投資有道》:中國場外市場的現狀如何?未來會如何發展?
郭洪俊:目前中國的場外市場還剛剛起步,實際上整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還處于頂層設計的構建階段,應該說方向是很清楚的,但需要法律和制度做保障,為場外市場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
中國的場外市場,從長遠看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它是金字塔的底部,我們的實體經濟中數量眾多的是中小微企業,資本市場也應該是這樣,也應當是一個正三角而不是倒三角的結構。我們2500多家上市公司,只有場內市場、公募市場是遠遠不夠的,還缺少場外市場、私募市場,現在需要補上這個課,我相信將來這個市場會做得很大。
上一篇:區域性場外市場 人為障礙難消
下一篇:新疆股交中心首只私募債成功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