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區域股權市場鼓勁
有了做市商制度,一潭死水的新三板開始活起來。于是有觀點認為,只要發展好新三板,場外市場就萬事大吉了。
區域股權市場是我國多層資本市場建設體系場外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存在也是為更好地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等發展問題。對于場外市場建設,今年國務院頒布的“新國九條”中規定,要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清理整頓的基礎上,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納入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當前,上海股交中心、前海股交中心等30余家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相繼興起壯大,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規范企業治理、促進企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三板”試點運行以來,大部分股票沒有交易。一個沒有交易的市場,是沒有價值的市場,也不能為掛牌企業帶來合理的估值。監管層為此用心良苦,專門為其開啟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確實激發了市場交易熱情,然而能否真正吸引除券商之外更多類型資金入市,才是關鍵所在。
一支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不是由行政性指令形成,而是由市場根據自身條件實施“差別化”競爭的結果。不可否認,場外市場繁榮背后確實存在重復建設、資源浪費、行政壟斷等問題。但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在競爭中優勝劣汰,才是解決問題的一劑良藥。但任何一個市場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家獨大,請在為“新三板”加油的同時,也為區域性股權市場鼓鼓勁。
上一篇:P2P企業問路OTC
下一篇:中小企業融資瞄準場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