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企業孵化大市場在成都高新區啟動
■企業孵化大市場將探索股權轉讓、交易、眾籌、標準化金融合約交易等金融服務創新
■成都高投集團、天府新谷、華盛佰企獲“首批”授牌 企業孵化大市場網上交易平臺預計明年上半年投用
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加速推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成都,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歲末之時,再添改革新舉——昨日,成都高新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啟動國內首個企業孵化大市場。據悉,企業孵化大市場建設是我市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也是成都高新區本年度18項改革創新工作的第一條。
作為全國首批“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地區”,企業孵化大市場從“構想”到“構建”,成都高新區于昨日正式發布企業孵化大市場推進的“時間表”“路線圖”。據悉,國內首個企業孵化大市場將探索股權轉讓、交易、眾籌、標準化金融合約交易等金融服務創新,直接向中小微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動刀”,通過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砍”掉中間環節,讓投融資雙方直接面對面,參與到投融資運營過程中,降低融資成本,實現信息開放共享,從而培育打造“類硅谷”金融服務環境,提升區域創新驅動發展能力。
投資融資雙方直接對接
打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環境
“企業孵化大市場是金融服務創新的開拓性嘗試,在這個大市場之中,將探索股權轉讓、交易、眾籌、標準化金融合約交易等金融服務創新,以點對點為基礎進行金融資源配置。”昨日,成都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深改領導小組副組長馮亞曦分析,企業孵化大市場其核心是要構建創新創業主體和項目與各類投資者直接對接的平臺打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環境。
對于提出企業孵化大市場的構想,成都高新區新聞發言人、金融學博士湯繼強分析,近年來,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局面得到較大改善,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并出現了從“融資難”到“融資貴”的現象,“在既往多項政策舉措中,投資者的金融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分擔,更多的資金敢于流向中小微企業,但在很大程度上,創業者的融資風險并未得到合理共擔,他們能融到創業資金,有錢了,但錢很‘貴’。”
記者了解到,中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除銀行利息外,審計費、評估費、擔保費等諸多融資“中間環節”疊加提高了融資成本。湯繼強分析,此次構建國內首個企業孵化大市場,其核心所指,就是要改革以往偏重投資人利益保障的制度設計,投資人在投資行為中分享成功,同時也承擔風險,“在整合金融服務資源的同時,我們將搭建一個創新創業主體、項目與各類投資者‘無障礙’直接對話的平臺,‘砍’掉中間環節,讓投融資雙方直接對話,一改以往投融資‘二傳手’‘多傳手’現象,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投資效率,從而構建起一個有利于中小微企業成長的投融資生態系統。”
據悉,在監管方面,眼下,由成都高新區深改辦、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金融辦、科技局、財政局、工商局、創新中心等機構組建的企業孵化大市場指導委員會已構建完成,指導委員會直接對企業孵化大市場進行監督指導。此外,企業孵化大市場除了建設相應的誠信系統外,還將引入中介機構入駐,為投資人和項目方提供盡職調查等專業服務。
首批開放三個實體平臺
網上交易平臺明年上半年投用
據悉,眼下,我國資本市場分為場內交易市場(上交所、深交所)和場外交易市場(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俗稱四板市場)相比,企業孵化大市場在交易中不僅可以不局限于特定區域,而且可以從事股權轉讓、交易、眾籌、標準化金融合約交易等眾多的金融服務。
記者了解到,企業孵化大市場將打造“一個平臺、多接口運營” 的金融創新服務平臺,“一個平臺”是指正在積極搭建、預計將于明年上半年投用的“企業孵化大市場網上交易平臺”。除了“線上”平臺以外,成都高新區還將遴選條件成熟的企業孵化大市場“線下”載體,實現“多接口運營”。
昨日,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作為企業孵化大市場運營方,成都高投集團、天府新谷、華盛佰企三方,獲得“首批”授牌。在統一的大市場框架平臺下,先期在這三方設立市場,并引入競爭機制,各類項目可自由選擇在任意一家市場進行交易。
“在平臺設立和后續運營方面,我們充分考慮了市場細分,現有3家平臺運營企業分別代表了國資、民營公助、純市場化三種類型,三方機構條件成熟,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公平競爭。”據介紹,企業孵化大市場運營資格并非終身制,一旦哪家企業連續3年運營不佳,或發現有違規行為,就將被摘牌。
“在先期試點的基礎上,預計以后還將放開其他接口,將企業孵化大市場的影響力輻射到區外。”記者了解到,隨著下階段企業孵化大市場網上交易平臺的運營,中小企業融資方可在當地的分市場進行認證后上線,世界各地投資者在網上即可參與交易,從而極大地拓寬項目來源渠道和投資來源渠道。
此外,記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區企業孵化大市場是純公益性平臺,實行“零收費”。同時,大市場的信息是公開的、規則是透明的,不論是平臺運營者,還是投融資雙方,都必須嚴守誠信,接受社會公開監督,“一旦被舉報有違規行為,都將受到處罰。”
人人都可以成為投資家
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昨日,在啟動儀式上,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管部與成都高投集團簽訂征信查詢網點入駐協議,成都生產力促進中心與成都高投集團簽訂“科創通”平臺入駐盈創動力協議,成都高投融資擔保公司與成都高新區2家企業簽訂擔保貸款協議,成都高投創投、天府新谷中科聯孵基金、華盛佰企與多個企業簽訂投資協議。
“企業孵化是技術創新源頭,企業孵化的技術、產品需要通過交易的商業形成才能實現無形價值有形化,而企業孵化大市場就是這樣一個實現‘交流、交往、交易’的平臺。”作為“首批”平臺,成都新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新告訴記者,眼下,他們已啟動“企業孵化大市場服務平臺”建設,設立成果展示、項目發布、技術交易、科技服務等要素子平臺,降低融資成本,力促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記者了解到,企業孵化大市場一方面將探索股權轉讓、交易、眾籌、標準化金融合約交易等金融服務創新,以點對點為基礎進行金融資源配置,從而打造一個“類硅谷”的產業發展生態環境,讓人人都可以成為投資家;另一方面,通過構建創新創業主體和項目與各類投資者直接對接的平臺,將促進創新創業利益相關者更加緊密的聯系,從而使金融設計由傳統“優中選優”轉變為“陽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