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四板”尚未出生,競爭已經開始
在經過漫長的整改和等待之后,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終于再次開門迎客。與此同時,由中原證券牽頭組建的河南“四板”市場正在緊張的籌備中。
只是,面對外來者如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等各方豪強,已落于人后的河南場外市場,該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進展
中原證券組建區域交易所
正緊張籌備中
或許是巧合,就在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重新開張前的那一周,另一則有關河南市場建設的新聞已經引發了市場的熱議。
2月2日,中原證券發布公告稱,經河南省政府授權,由該公司牽頭組建河南省區域股權交易市場,也被稱為河南省股權交易中心,將提上議事日程。
公告顯示,該中心是多級資本市場(四板)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中小企業股權登記、轉讓、交易和融資的重要場所,是獨立于商業銀行和交易所之外的區域性市場化融資平臺,由河南省省政府監管、公司主導,完全市場化運作。
如今,一個月時間轉瞬即逝,目前中原證券版“四板”市場的推進如何呢?3月10日,河南商報記者從中原證券相關人士處獲悉,該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正在緊張籌備中。
“應該說現在還處于緊張籌備階段,因為根據河南省的相關文件,中原證券只是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的發起單位,目前還有很多工作著手在做。”上述中原證券內部人士表示。
定位
河南的“港交所”
事實上,中原證券此次牽頭組建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河南省內相關部門相當重視。
據了解,在1月12日,河南省政府召開的企業界和基層代表座談會上,中原證券董事長菅明軍建議,將河南省股權交易中心組建等關系河南省資本市場長遠發展的大事,放在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位置。菅明軍表示:金融產業是我省經濟發展的一個短板,而資本市場戰略性平臺較少又是短板中的短板。
“我們對河南股權交易中心的定位體現在四個方面:河南的‘港交所’;獨立于商業銀行和交易所之外的新興市場和融資平臺;溝通中小企業和投資者之間的橋梁;企業走向新三板、創業板、中小板的孵化器。”菅明軍表示。
1月28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河南省省長謝伏瞻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5年要建成“河南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與此同時,河南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河南省金融辦近日也發出通知,明確要求各金融機構,支持中原證券組建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
觀察
省外兩家競爭者已成規模
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建立了32家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僅云南和河南沒有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來自省外的股權交易中心在河南開疆拓土的步伐一直沒有停過,特別是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和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
截至目前,在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企業有4542家,而就在最近的一個季度,在前海掛牌的企業達到306家,平均每天有3家企業在前海掛牌。并且,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觸角已經準備深入河南。3月1日,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董事長胡繼之在接待來自我省洛陽的考察調研團時表示,4月中旬之前,將在洛陽成立前海股權交易洛陽運營中心,將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業務和資本對接到洛陽,并輻射河南全省。
昨日,河南商報記者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官網發現,在該交易中心掛牌Q板的小微企業已經達到3649家,而這一數據在2014年10月底時為2200家,幾乎可以達到每天10家小微企業在上股交掛牌,發展速度讓人側目。同時,根據河南省工信廳相關數據,截至2014年底,河南已經有87家企業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對于目前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來說,河南40萬小微企業自然是其不愿放棄的市場。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中原證券牽頭的河南股權交易中心未出生,競爭已經開始。
專家建言
雖然河南的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建設剛剛提上議事日程,但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實現后發先至的彎道超車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于河南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如何在未來實現彎道超車,北京新三板專家呂斐適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河南股權交易中心建成之后,在工作上應該更為主動一些。”
“區域性的股權交易所其中一個功能就是一個資本的平臺,企業在這里掛牌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融資。對于河南正在建設的股權交易中心來說,我認為將來其工作應該往細處著手,首先要動員區域內一些優質的企業和資源到自己的交易所掛牌,另一方面也要積極主動地去聯系券商或者風投,把平臺上優質的企業資源推介出去,使其真正實現在平臺上融資的初衷。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企業來這里掛牌,從而實現彎道超車的目的。”呂斐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