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多層次資本市場框架初現
近年來,浙江證監局大力支持浙江金融改革發展,注重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證券期貨業創新發展與服務實體經濟緊密結合,推動浙江資本市場保持健康發展。
目前,浙江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框架已經初具規模。
截至目前,浙江(不含寧波市)有境內上市公司210家,位居全國第三。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10家,占全國的1528%,居各轄區第一。
目前,轄區還有新三板掛牌企業12家,在浙江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937家。
此外,浙江還有(境內)擬上市企業160家,其中已過會待發行4家,報會待審70家;截至6月中旬,新三板簽約企業139家。
與此同時,浙江證券經營機構眾多、市場規模較大。截至6月底,浙江轄區有證券公司4家,證券分支機構501家,基金公司及分公司5家。2014年1月至5月,轄區證券市場累計交易額497萬億元,占全國的863%。
全省目前擁有11家期貨公司和120家期貨營業部。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的期貨公司創新意識較強,創新發展優勢比較明顯,有5家期貨公司獲得資管業務資格,管理規模占全行業的29%;已有4家期貨公司開展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試點。
更令人驚喜的是,浙江民間金融較為發達,私募基金活躍。據調查,轄區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近700家、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約60家,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元。除了傳統的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之外,轄區私募基金還出現了能夠在國際市場投資的對沖基金。
據浙江證監局局長呂逸君介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為進一步鼓勵創新發展、激發市場活力,加強市場監管、夯實市場基礎、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和政策環境。下一步,浙江證監局將繼續大力支持浙江金融改革發展,注重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證券期貨業創新發展與服務實體經濟緊密結合,促進資本市場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