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股權市場7月迎來整合潮
7月1日起,《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下稱《辦法》)正式實施,其中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行政區域內設立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不得超過1家。這意味著,全國40家區域市場將迎來一波整合。
經濟導報記者還注意到,根據《辦法》,區域性股權市場不得為其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外企業證券的發行、轉讓或者登記存管提供服務。這意味著異地掛牌的1000余家企業或將“回流”。另外,證券、期貨公司等成為合格投資者,進一步拓寬了客戶資源,為包括山東齊魯、藍海兩家股權市場在內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會。
“區域股權市場在推動中小企業融資、促進金融服務業發展方面還是取得了一些成績的。”齊魯股權交易中心首席研究員高鵬飛在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表示,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可以有效使資源向企業轉型升級、產業集群發展自然傾斜,可以促進地方經濟增長,也正逐步打造成多層次資本市場堅實的塔基。
整合規范或促企業回流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4月底,全國各省和計劃單列市已設立40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共有掛牌企業187萬家,展示企業649萬家。其中山東省擁有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和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兩家。
按照《辦法》要求,山東、浙江、福建、遼寧4省可以同時擁有省級市場1家、計劃單列市1家;四川和西藏共建1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黑龍江、江蘇、廣東、廣西4省需要對轄區內區域市場進行整合:廣東省有2家省級市場,需要合并,合并后,廣東省也可以同時擁有省級市場1家、計劃單列市1家;黑龍江是擁有省級市場最多的省,共有3家,需要合并為1家;江蘇、廣西分別有省級市場2家,都需要合并為1家。此外,云南省尚無股權交易中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辦法》和年初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通知》(簡稱“11號文”)還明確,區域性股權市場不得為其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外企業證券的發行、轉讓或者登記存管提供服務。對不符合規定的區域性股權市場,省級政府要按規定限期清理,妥善解決跨區域經營問題。
從各地股權交易中心實際掛牌企業情況看,目前有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上海股權交易中心、天津股權交易中心3家跨區域開展業務,需要整頓。而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異地掛牌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
“目前我省在外地掛牌的股份公司大概有120家左右,最初是在天津掛牌的多一些,后來去上股交掛牌的多一點。至于非股份公司的掛牌數量,并沒有確切統計數字,但數量應該也不少。”一位業內人士向經濟導報記者透露。
“在11號文和監督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異地企業應該退回,但是對于怎么退,什么時間退完沒有明確規定。下一步,需要證監會或各地證監局通過通知或者窗口指導的形式進行進一步明確,各區域性股權市場之間也可能需要協作。”高鵬飛表示。
不過據分析,在區域股權市場跨區經營被叫停后,省內企業再想掛牌,只能選擇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或青島藍海股權交易中心,而跨區掛牌企業的限期清理,也將使部分企業回流省內的這兩家“四板”市場。“對省內的兩家‘四板’市場,確實是個利好。”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客戶資源將進一步擴大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辦法》還擴大了合格投資者范圍,拓寬了市場運營范圍,進一步鼓勵證券公司參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相關業務,這都為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帶來機會。而從區域市場已有的運作來看,在推動中小企業融資、促進金融服務業發展方面還是取得了一些成績的,也正逐步打造成多層次資本市場堅實的塔基。
據了解,《辦法》明確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以及銀行理財等各類金融產品可以成為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合格投資者。同時明確市場可以提供改制輔導、管理培訓、管理咨詢、財務顧問、投融資對接等服務,并為合格投資者提供盡調報告及居間介紹等顧問服務。
“上述規定有效拓寬了區域性股權市場客戶資源,有利于擴大投資者規模,促進相關金融產品的有序流轉。”高鵬飛說,齊魯股交中心目前也正在探索為規模以上企業提供改制服務,為掛牌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并購重組等各類創新延伸服務。
另外,《辦法》還明確了符合條件的區域股權市場可開展“新三板”推薦業務試點;證券公司可在區域性股權市場從事相關業務活動,并鼓勵證券公司為區域性股權市場提供業務、技術等支持。所有這些,都有利于規范后的區域股權市場發展再上一個臺階。
實際上,在《辦法》和11號文出臺前,區域股權市場已經在發展中展現了不少亮點。比如全國40家區域股權市場僅2016一年就為企業融資2871億元,累計推動企業實現各類融資7940多億元,其中股權融資占10%,私募債融資占30%,股權質押融資占50%,對促進中小微企業股權交易和融資、鼓勵科技創新發揮了積極作用。